從植物中萃取黃酮素
治老年癡呆具潛力
聯合新聞網記者劉郁青/報導 台灣漸邁入高齡化國家,但目前老年癡呆症並無有效的藥物可治療,只能延緩病情惡化。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經老鼠的細胞實驗發現,銀杏、蜂膠、蘋果中萃取出的黃酮素,能有效保護腦細胞不致凋亡,為治療老年癡呆症提供新的方向,預計一年內將進入動物實驗。
中國醫藥研究所副研究員蕭永基表示,老年人易罹患俗稱老年癡呆症的阿滋海默氏症和巴金森症等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而這些疾病皆導因於特定腦區域的腦神經細胞受到amyloid
β毒素的攻擊,而逐漸退化死亡。
蕭永基說,雖然目前並無有效藥物治療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卻有研究發現,更年期婦女服用雌激素後,可減少罹患老年癡呆症的危險,而許多中草藥所含的黃酮素和雌激素十分類似,因此他們決定自植物中萃取多種黃酮素,進行動物實驗,測試黃酮素對腦神經細胞是否有保護作用。
實驗發現,多種中草藥中萃取出的山奈酚、芹菜素 兩種黃酮素均能防止老鼠的腦細胞受到 amyloidβ毒素的攻擊,而另一種黃酮素檞皮素
)雖無法防止腦細胞受損,但加上芹菜素後,卻可有效保護腦細胞不致退化、死亡。蕭永基說,這三種黃酮素可在銀杏、蜂膠、蘋果等植物中萃取出來,未來可將這些有效的黃酮素配方建立動物實驗模式,一旦動物實驗成功,將可作為開發治療老年癡呆症藥物的新方向。
【2002/06/08 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