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膠的抗癌性
據1995年巴西Marcucci的研究,蜂膠萃取物含有二百多種物質,包括已分析出的近40種類黃酮(flavonoids),醇類8種,醛類6種,酮類6種,脂肪酸與酯類21種,氨基酸27種,芳香酸17種,芳香酯類37種,花青素類10種,松烯類15種,類固醇4種,多醣聚合體4種,維生素5種和20種礦物質。其中,含量最高的類黃酮,也是蜂膠的精華所在,約佔萃取物的30-40%;在茶、咖啡、柳橙、豆類、蔬果中也有類黃酮,但含量皆不多,只有0.01%以下,新鮮芥藍比其他蔬果高出五至十倍,也只有0.34%。
蜂膠的類黃酮種類包括黃鹼酮(flavones)、黃鹼醇(flavonols)、黃烷酮(flavonones)和黃烷酮醇(flavanonols),為蜂膠中最具藥理與抗生活性的主成分。近十多年來的研究,已證實類黃酮對胃出血、十二指腸潰瘍、糖尿病、膀胱炎、痔瘡、高血壓、肺功能、防止壞血病、防止氧化、捕捉自由基均有功效。Cholbi在1991年和Albrecht在1992年的報告中均指出類黃酮有保護肝臟的功能,Kamei在1996年的研究中指出其可抵抗惡性腫瘤。1998年,類黃酮中的檞皮酮更被指出可降血脂、血壓、止咳化痰、抗過敏、抗氧化自由基、乃至用來預防和冶療癌症等用途。其實早在1991年的第五十屆日本癌症學會總會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癌症研究設施教授(當時的國立預防衛生研究所室長)松野哲也理學博士就已發表了關於「蜂膠與癌的預防」的報告,根據松野先生的研究,發現可從蜂膠中單離出很強的殺死癌細胞的物質,可說是解析蜂膠抗癌作用的世界先驅,他總共發現了三種物質,檞皮酮(類黃酮之一)、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和屬於赬桐酮系雙帖的新規化合物,亦即蜂膠中不只有類黃酮,咖啡酸誘導體以及帖類當中也有抗癌物質。之後科學家才陸續發表包括蜂膠抗癌作用在內的各種研究。1995年,日本川崎醫科大學名譽教授木本哲夫經由動物實驗發現,從蜂膠中抽出的一種叫做「Artepilin
C」的成份不但無副作用,而且具有抗癌作用。在諸多有關蜂膠具有抗癌作用的研究和實驗中,均發現蜂膠的優越性在於沒有副作用,不會像一般的抗癌劑會傷害到正常的細胞。很多臨床醫生在
診治癌症病人時,常常推薦他們將蜂膠與抗癌劑一起使用,目的為緩和抗癌劑所產生的副作用,並改善體質,效果很好。
蜂膠是一種自然恩賜的健康輔助食品,歷史悠久,其最根本的價值在於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改善體質,百病滋生,皆源因於免疫力的下降,健康的時候持續服用一定量的蜂膠,從體內調節免疫機能,保持內臟器官的運作正常,這才是預防各種疾病的最好保健之道。
|